世界速读:那时“顶流”梅兰芳
那时“顶流”梅兰芳
福宁君
(资料图)
从笃学精进,到艺领群芳;从蓄须明志,到踏歌而行;从缀玉轩(梅兰芳早年居所)中名贤雅士,到世界舞台的文化使者;从“剧界大王”,到“人民艺术家”……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以“梅”字为引,向观众讲述梅兰芳至今仍余韵绵长的艺术人生。
何以梅澜芳华,答案已然藏身展览里。
梅兰芳,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出生于北京正阳门外的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曾掌管北京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然他幼时“言不出众,貌不惊人”,被长辈断言“祖师爷没赏饭吃”。
在展厅领略过画作《同光十三绝》中梅兰芳祖辈的风采后,转过弯儿,便步入梅兰芳的时代。放眼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戏曲舞台上用于分隔前后台的高大帐幔——“守旧”。深蓝色为底,山石之间一棵遒劲的梅树繁花盛开,这是梅兰芳使用过的“守旧”,系吴湖帆为其设计。自此,他循着前辈足迹渐入佳境。
梅兰芳,9岁学戏,11岁登台,19岁与“伶界大王”谭鑫培搭戏,崭露头角,20岁首赴上海演出,成为彼时“顶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他开启了革新之路。“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我不愿还是站在这旧的圈子里边不动,再受它的拘束。我要走向新的道路上去寻求发展。”
梅兰芳不仅编演时装新戏和古装新戏,还在舞台、服饰、妆容等方面进行不懈创新。1922年创编新戏《霸王别姬》首演。在这出戏里,梅兰芳在唱腔、舞蹈、服装和舞台灯光设计等方面,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其艺术年谱中记载,他塑造的虞姬形象,为人瞩目,以致出现“虞姬自刎”之后,观众“起堂”(指未演完观众即离席而去)不再看项羽“乌江自刎”之怪状。此次展出了经梅兰芳于1955年改良的虞姬古装衣,彼时距离《霸王别姬》首演已33年矣。也正因这精益求精的艺术之道,遂有“梅派”。
1919年春天,梅兰芳首次走出国门,受邀赴日演出。他在《东游记》中自述道:“我很早就有这样一个愿望,想把中国古典戏曲介绍到国外去,听一听国外观众对它的看法。”演出持续近半个月,期间票价破格昂贵,依旧难挡观众热情。东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纷纷报道演出盛况并发表剧评:“他的眼睛价值千两……一句话,他真是个天生的合适的男旦。”“(他的表情)是从内心自然显示出来的富有深情的表演。”
作为民间文化交流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先行者,梅兰芳先后两赴东瀛,访美、访苏、游欧……引领中国戏曲艺术逐渐融入并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在“梅澜芳华”展览中,展出有梅兰芳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的点点滴滴,文物及文献资料详实且弥足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梅兰芳与泰戈尔的交往在展览中亦有精彩的呈现。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专程观看了梅兰芳演出的《洛神》。第二天,即兴赋诗,用毛笔题写在纨扇上赠予梅兰芳。诗文原为孟加拉文,他亲自译为英文,一并题写。诗人林长民根据泰戈尔的英文,又将其译为古汉语骚体诗记于纨扇之上。
在泰戈尔此行中,随行访问的印度著名画家难达婆薮在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绘制了一幅大型油画《洛神》相赠。展览中,不仅展出了泰戈尔赠梅兰芳的纨扇、难达婆薮绘制的《洛神》,还有梅兰芳回忆与泰戈尔会晤的文章手稿、梅兰芳《追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剪报等。
“世界至大,艺术至深,像我所会的,真是沧海一粟。我不但不敢有丝毫满足之心,对于任何教训,我都是坦白的领受。”或许正因了这般境界,才成就了“顶流”梅兰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