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协球员的天赋真比不上国乒队?还是国乒的培养方式更先进?-天天观察
最近有球友提问:
(资料图片)
在看比赛、听解说、读文章的时候,经常听到像天才少女申裕斌(本次德班世乒赛解说),天才少年张本……于是有这样的疑惑:好像在别人的评价里,天才很多,可是从实战成绩来看,不还是被中国队压着打吗?所以,既然涌现出这么多所谓的天才,却甚少见到一个人突破国乒的垄断拿到三大赛冠军或者世界排名第一呢?以前偶尔还有几个,越近几年越没有。问题出在哪里?是各国的培养体系不一样吗?是国乒的培养方式更先进吗?
日本女乒中00年出生的那几个,平野、早田、伊藤,都说天才天才,世冠一个没有(平野那个冠军水分有点大),排名前三基本见不到。说是天才但是让人表示怀疑,特别是跟莎莎鳗鱼他们相比。
相信是有天才存在的,偶尔拿到三大赛冠军或世排第一能理解,但是冠军和第一基本被国乒垄断,那寻思这应该不是偶然,应该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建设比其他国家更先进一些吧,是吗?还是说我们国家把相对更多的资源(人力物力)投入乒乓球运动中?还是说外协的人真的天赋都比不过国乒队的?
这是很经典、很久远的问题,涉及天才和努力,国乒和外协等辩证关系。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欢迎球友们各抒己见。
首先,解说或网络评论,用词难免夸张或捧杀,这点也需明辨。
(1)天才,是指在某一方面很有天赋,乒乓球中的天赋我觉得是手感、球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协调性、爆发力)等。能打到世界前列的,比如世界前二十,必然很有天赋,说是天才,肯定不为过。
(2)天赋,有高低之分,天赋高的就叫大天才,天赋低的就叫小天才。
(3)然而比较天赋高低,却是件难事。乒乓天赋比较应该在刚感知球的时候来测试,但始终没有定量的标准;或者,有一套独立于后天努力的测试系统,但是天赋与后天努力并不完全独立,努力的过程中还可以强化天赋。所以天赋很难衡量,今时多是以成绩定天赋,却也不可取。
(4)成功或者成绩,应该是:天赋+努力+运气,对运动来说,努力(练习)更为重要,运气也不可忽略。
(5)通常讲乒乓天赋,容易忽略前面提到的身体机能,即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诸如身体素质、协调性、爆发力。日本女乒,甚至男乒,达不到长期顶尖的原因,身体影响挺大,甚至身体影响了他们的打法选择,很显然的一点,或矮或瘦,像石川、平野、伊藤,户上、宇田等等,以前的水谷,现在的张本兄妹,早田,都算好的了,所以成绩还不错。再看看国乒,男女队身高、体型,都是很不错的,女乒三大天王,陈王孙,女子技术男性化,那必须女子身体素质男性化。
(6)再谈欧洲选手,人高马大,对乒乓球运动来说也不是最佳选项,毕竟乒乓运动需要更多的协调性。举个例子,马龙Goat简直是乒乓球的完美身材。
(7)所以,天赋也是很综合的因素,不能只看手感球感,身体机能甚至心理能力等也要考虑。单说天赋,外协不一定比国乒差,就以他们那样的训练系统能打成这样,能给国乒带来巨大的威胁。国乒成绩虽好,如若抛开后天优势,也不见得天赋就一定高。
(8)国乒的优势,更在于后天的培养体系。我觉得国乒的优势主要有三点:大国人口、国球文化、国乒体系。一,人多,有优中选优的基础。二,半个多世纪形成的国球文化影响,大众氛围,基层体系,青训系统是选拔人才的保障。最直白的一点,喜欢乒乓球的还是中国人多,歪果仁都是玩其他球。国乒体系,自下而上的选拔系统,集中优势资源的国乒系统,从体能、医疗、训练、后勤,以及各种经验财富等,这是其他协会无法比拟的。
(9)可以把国乒比作工厂,其他协会是小作坊,生产出来的选手,肯定是国乒的整体质量好,品质高。小作坊肯定偶尔也会有优质作品,在竞技体育中有身体、环境等不确定性影响下,也能拿一些冠军,但从长期和团队来看,国乒更甚。
(10)21世纪以来,国乒为什么看起来长盛不衰?也就是提问中的,国乒为什么总是霸占冠军和榜首。因为国乒高手基数大,稳定性好。要是国乒想干的话,男女世界前十都很可能是国乒选手,现在虽然留有余地,但至少都是占据半壁江山。就拿刚过去的德班世乒赛来说,国乒男女单打各五名选手,按排名抽签就能保证一个1/4区有一个选手坐镇,而国乒队员长年累月和得天独厚的训练稳定性,也不会轻易翻车。想要突破国乒的封锁太难了,那可是世界级大新闻。
(11)不得不提,随着乒乓球一系列的改革,国乒相比外协的优势在减小,这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男线,碾压,二队,这些说法已经很难啦。女线看起来更稳定些,主要是目前还能吃到女子技术男性化的红利,等女子技术男性化普遍起来,优势估计也会减小。
优势没有那么大,但依然有优势,一点点优势,也是胜负的关键。国乒YYDS名不虚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