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三河灯会绵延37年的烟火繁华

来源:合肥晚报 发布日期:2023-08-01 09:13:27 分享到:

龙舟赛现已成为三河一项传统活动(资料图片)

群艺表演常常吸引许多老百姓观看


【资料图】

刊发肥西民歌的《红旗歌谣》

肥西县三河镇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人文荟萃,一直以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有“小南京”之誉。当然,这里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

记忆深处的“三河灯会”

说到“三河灯会”,可以说历史悠久,甚至连第一次举办时间都不可考证。但据史料记载,自上世纪初开始,一年一度的传统灯会让三河人津津乐道。特别是自新中国成立后至1986年的37年间,“三河灯会”年年举办,从未中断,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三河灯会”一般在春节期间举办。“灯会”多由商会或社会名流、名人发起,由商家资助,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灯会”—般在春节前—个月就着手准备,—是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一是组织训练玩灯人员。每年“灯会”自大年初—开始,一直要玩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高潮,以后逐渐结束。与别处不同的是:因老街街道狭窄,三河灯会—般不玩龙灯和狮子灯,只玩以演唱见长的文艺样式,有时多达六七种样式组成一个系列。春节一到,人们忙着接灯、观灯。

据史料记载,“三河灯会”的灯队一般分为七支。首先开道的是“兰花老妹”,由四名女性扮成村姑,两手各执彩巾;—男扮成丑角骚鞑,演唱诙谐词曲,舞十字步。第二支是“挑花担”,由8至12名姑娘身着古仕女装束,每人肩挑两只由芦秆扎制、彩纸糊就的花篮,篮中点亮红烛,进行队列变化,文武场配合。第三支是“莲湘队”,由8至16人组成,男女兼有,身着时装,各人手执莲湘,以敲击身体各个部分为节奏,唱的多为吉利词。第四支是“河蚌舞”,演绎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第五支为“高跷表演”,十多名小伙子身着“古装戏”服饰,脚蹬5尺以上的高跷,表演前进、后退、走、跑、跳、追、转等各种难度较大的动作,令观众提心吊胆。第六支为“车上轿”;最后压轴的是“闹花船”。

近些年,为了发扬这一传统群众艺术,相关部门组织了包括灯会在内的传统民俗文化表演,已成为春节期间三河古镇的热门项目,用传统艺术的魅力,演绎三河文化。

“三河龙舟赛”竟起源于徽商

众所周知,三河古镇是因丰乐河、杭埠河和小南河在此汇合而得名,因此水路上通舒城、六安,下达巢湖、长江。同时,清光绪《舒城县志》中记载,“三河镇百货交通,为庐郡南一大都会。”商贸的发达促进了群众艺术活动的发展,龙舟赛就是代表之一。

三河的龙舟赛,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那个时候,皖南徽州商人在全国各地抢滩,当然也涉足皖中的三河。一开始有王姓和施姓两位徽商来三河经营糕点生意。数年后资本达到一定实力。这时,王、施二人见来到三河经商的徽州商贾已达百人之多,遂牵头成立“徽州会馆”,馆址设在自家的店房之中。在会馆成立当年的端阳节,为表示徽商在三河的实力和当地民众的睦邻友好,由“徽州会馆”出资,举办了一次“龙舟赛”。虽然这第一次“龙舟赛”参赛龙舟不多,规模不算大,但“三河龙舟赛”却延续了下来。

群众艺术文化研究者刘浩对“三河龙舟赛”颇有研究。据他介绍,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龙舟赛”是1934年端阳节。当时共有来自舒、庐、合三县的龙舟8支、来自街道商会的8支、来自水上船队的8支,共计24支参赛龙舟。24支龙舟分别装饰成黄龙、青龙、白龙。每只船上的旌旗、罗伞、划手服装、船桨等色彩均与龙舟相一致。比赛路线自西街浮桥到东头太平桥,全长约3公里。比赛开始时,用土铳炮发令,水中赛舟顿时似箭齐发,两岸鞭炮、锣鼓齐鸣。在终点设有投标船,当龙舟到达终点时,投标船投下鸭标,让各舟夺标,气氛热烈,场面壮观。比赛共进行了3天预赛、1天决赛。

“三河龙舟赛”举办时,街上的一些大粮行、大木行、大染坊、大饭馆等纷纷出动游船。游船上均搭有凉棚,灯笼高挂,彩带飘扬。灯笼和彩带上都写有醒目的商家店记。这种包含有明显广告色彩的游船,为当时精明的三河商人所独创,也开了这里商业广告之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三河龙舟赛”于1955年恢复,以后一年一度,以1958年的声势最大。近几年,相关部门又恢复了端午龙舟赛的传统,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专业”的业余剧团

除了灯会和龙舟赛,三河的群艺活动还有很多形式。例如,1951年6月成立的三河业余剧团。剧团以演戏和街头宣传为主,演出形式以戏剧为主,也包括快板、鼓词、小调、小型演唱、莲湘、舞蹈、活报剧、相声等;而演员则来自私营工商业、店员及街道居民等。

业余剧团刚成立时,演出的剧目有《王贵与李香香》《血泪仇》《九件衣》等带有时代特色的曲目;到后来,剧团主要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演出。当时演出的戏剧节目以现代戏为主。而在1980年,业余剧团创作的黄梅戏《五月端阳》还在省《江淮文艺》上发表。因此,在不少研究者眼里,“三河业余剧团”不仅是肥西县历史最久、演出场次最多的乡镇剧团,而且可以说是“专业”的业余剧团。

而“三河镇业余小乐队”则组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除自身演出外,还经常为当时的文艺表演伴奏;到后来经常被邀请参加别的地方组织的大型文艺晚会,并逐步发展为拥有民乐、打击乐的业余小乐队。这在镇一级也是不多见的。1975年后,小乐队又陆续添加了铜管、木管和电声乐器。最让人称道的是,乐队还自己组曲、配器,其演奏技艺不断提高,每次演奏保留曲目《喜洋洋》《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等时,都被不少专家称赞已接近专业水平。

走进名作中的民歌

在新中国成立初的群艺活动,三河乃至肥西县还有一项也是走在全省前头,那就是新民歌创作。其表现是作品数量多、质量高,涌现出了以王传圣为代表的一个作者群。

据史料记载,王传圣当时是肥西县文化馆创作辅导员,他总共创作了数百首民歌,均有较高的质量。其中《想娘》成为全国新民歌的精品,“久不见娘心想娘,回家见娘也平常,睡到半夜心发急,明日社里要挑塘。”《想娘》连同他辅导的民歌《帽子掉在脚后跟》双双被选入由郭沫若、周扬主编的《红旗歌谣》。要知道,当时的《红旗歌谣》共收进了全国各地300首民歌,选编的都是精品代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1958年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各个战线上作出惊人奇迹的最好体现和见证。这些新民歌正是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志雄心。

在王传圣的带动下,三河乃至肥西县民歌创作呈现出活跃的势头,一度涌现出了近百人创作群体。他们在省、市以上报刊上先后发表新民歌2000余首,并于1958年9月结集出版了《肥西民歌歌曲集》,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关键词:

x 广告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行程10余万公里,为辖区3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32 华西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